首页

高贵女主的家用马桶奴

时间:2025-05-26 01:42:18 作者:广州拟立法保护早茶文化 约定俗成的“茶位费”该不该收? 浏览量:65719

  中新社拉萨3月25日电 题:西藏石刻艺术保护研究者格旺:“撬开”尘封在石头里的记忆

  作者 李林

  24日下午,“砰砰砰”的拍击声不时从拉萨市文化局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隙马画廊传出。西藏日喀则石刻艺术博物馆负责人格旺正在一场名为“会说话的石头——西藏石刻艺术”分享会现场演示传拓技艺。

3月24日,格旺正在介绍石刻拓片。李林 摄

  从事石刻艺术保护研究十年间,格旺说他很高兴看到石刻文物的保护和石刻艺术研究力度不断加大。更高兴更多人参与其中,共同为西藏石刻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出力。

  “半路出家,研究石刻,完全是出于一种热爱。”为了摸清西藏石刻文化的家底、保护石刻文物并填补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,格旺2014年开始开展石刻调研工作。他走遍了全区74县区,走访石刻文物遗存点,开展石刻文物遗存点调查,对具有重要价值的石刻、石碑进行鉴定及数据采集工作。

  2019年6月,西藏第一家以石刻艺术为主的专业博物馆——日喀则石刻艺术博物馆正式开馆。格旺和馆藏的千余件石刻展品一起,为世人“撬开”了尘封在石头里的记忆。

  “对石刻文物的就地保护,是我做得最自豪的事。”格旺认为,西藏石刻文化遗产的保护、利用、传承、研究是目前的重点工作。西藏石刻艺术不像西藏其他艺术有很高的认知度,很多石刻文物多散落在村落、高山间。“每到一个寺庙、一个村庄,我们都会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石刻的文物价值。让本地民众通过石刻上的文字或图案,了解石刻‘讲述’的制作工艺、制作背景、地域特征等内容。”格旺觉得,只有让他们认识到了石刻的文物价值,才能更好地保护。

  格旺表示,石刻艺术博物馆像是一扇窗,让大众通过这些精美绝伦的石刻,去了解石刻背后所蕴含的西藏优秀传统文化。“我们也在通过巡展等方式,让更多人了解西藏石刻艺术,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。”

  随着越来越多人了解西藏石刻艺术,参与保护的人也多了起来。据格旺介绍,在日喀则康马县、南木林县等地,都有石刻文化传承研究联合工作站。“也有很多年轻人很感兴趣,这种现象特别好。”

  持续约两个小时的分享会很快结束,现场观众有的去体验宣纸拓片,有的则排队请教格旺。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后,格旺不忘再次邀请:“我们有很多一手资料,欢迎大家和我们一起研究,共同将西藏石刻艺术的美好呈现给大家。”(完)

【编辑:黄钰涵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广东逾百个火险预警信号生效

不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幻,中国推进对外开放的立场和实践是一贯的,中国对外开放是全方位、全领域的。中国在遵守WTO规则的同时,也会积极主动对接高标准自贸协定,同时不断通过自主性单边开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。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逐步由商品要素流动性开放转向制度型开放,由边境开放转向边境内开放,由货物贸易领域开放转向服务业领域,全面开放的新格局正在逐渐形成。

第十届北京国际马术大师赛:中国骑手夺得150CM大奖赛冠军

“在内部找敌人”,可说是这段17分钟的预告片最让台湾民间人士忧心之处。片中,呼应“两岸一家亲”理念的群体被极力丑化,一旦两岸冲突升高,他们势必被民进党政客当作优先打击、斗争的对象。看到这段影片,多年参与到两岸往来中的民众,难免不寒而栗。

“美美与共道中华:中国的非遗保护与传承”主题对话会在北京召开

4月30日,四川遂宁,远眺正在建设中的成达万高铁遂宁涪江特大桥。当日,四川成都经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铁(简称“成达万高铁”)遂宁涪江特大桥建设工地主塔和架梁建设工作有序推进,现场一派繁忙景象。(无人机照片)

时政画说丨一年之计

增长较快,结构趋优,质效向好,一季度经济良好开局,为实现全年5%左右增长目标开了个好头、打下了基础,也预示着二季度将延续“趋势性向好”发展态势。

“食安名坊”培育行动实行全过程公开透明,在食品小作坊业主自愿的前提下开展各项工作。该省市场监管部门将按照“培育为先,好中选优”的原则,为培育对象“一坊一策”制定培育方案,采取集中培训、资金奖补等多种形式,指导开展生产条件再提高、生产工艺再优化、生产管理再规范等相关工作,帮助培育对象补缺补差、规范提升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